账号:
密码:
撸书斋 > 历史 > 太子妃的荣华路 > 第139章
  安哥儿躺在母亲身边,这小子对色彩很敏感,盯着红艳艳的嫁妆单子,黑葡萄般的眼珠子滴溜溜转,不忘往自家亲娘身上瞥。
  “这是怎么了?”
  高煦好笑,信步行至软塌旁,将瞬间兴奋起来的胖儿子抱起,搂在怀里亲了亲,才挨着妻子坐下。
  “我哥哥不肯要呢。”
  不肯要什么?
  那就是妹妹们的嫁妆了。
  纪婉青认为,当初阴差阳错,父亲私产母亲陪嫁,都归了姐妹二人当嫁妆了,这对哥哥极不公平,要知道,这些本来大部分都是由兄长承继。
  她认为得重新分配一下。
  想还回去大部分,哥哥肯定不肯要的,她琢磨一番,就认为将钱银产业归拢一起,再平均分成三份吧。
  兄妹三人一人一份,这样就很公平了。
  至于父亲交给她的暗探们,就不给哥哥了。一来,这些暗探在高煦跟前报备过,一部分还涉及皇宫,交回去是很不妥当的。
  二来,暗探们针对纪后一党,后者马上将要垮台了,暗探们很快就功成身退,交还回去无甚意义。
  跟哥哥打声招呼吧,人就不还了。
  纪婉青计划得挺好的,还特地跟夫君提过一下,高煦对妻子嫁妆没有任何想法,当然十分尊重她的主张。
  她兴冲冲给胞妹写了信,又命何嬷嬷把嫁妆单子取出,勾出最适合哥哥的三分之一,重新拟了单子,让乳母亲自给纪明铮送去。
  纪明铮点头表示明白暗探的事,又接了纪荣等人手,不过银钱产业却坚定拒绝。
  这是妹妹的嫁妆,都陪到夫家去了,他怎么可能要回来?
  他甚至恨铁不成钢,拉着何嬷嬷低语一番,让她必须叮嘱妹妹,皇太子是夫,但还是君,殿下是不在意这银钱,但妹妹的姿态必须端正。
  他唯恐妹妹处事不当,一桩桩小事积累,他日与殿下会产生隔阂。
  好吧,皇太子太过尊贵,纪明铮对独宠之事总有些不真切感觉。
  他总怕日后有变化。
  很凑巧的,何嬷嬷也是个夫妻真情怀疑论者,两人一拍即合,你来我往说了很久,回来叨叨得纪婉青头疼。
  好吧,不要就不要,哥哥说得也对,有人在还怕银钱回不来?
  但你们也不能这样念叨我。
  纪婉青垂头丧气,好不容易忽悠走了何嬷嬷,才有气无力地收拾嫁妆单子。
  “不要就算了,不要以后就给我们安儿吧,就当是外祖父外祖母舅舅给的。”
  纪婉青搂着夫君胳膊小小抱怨几句,高煦含笑听着,其实想也知道,纪明铮不会要的,不过妻子嫁妆她爱怎么处理是她的事,太子殿下表示不会发表意见。
  他哄道:“你哥哥这回立了大功,朝廷赏赐马上就下来了,钱银产业绝不少,可不会囊中羞涩。”
  朝廷嘉奖功臣,其中一部分就是金银珍宝产业等财物,战功越大,赏赐越丰厚。
  纪明铮缺不了钱,大约就缺个媳妇吧。
  高煦打趣几句,纪婉青却知道这个急不来,“慢慢寻摸吧,总要找个好的。”
  以前她熟悉的同龄闺秀,都嫁人生子了,男人年纪大些许无所谓,但小些的闺秀就得好好了解一番。
  封赏功臣,揭露纪后一党,林林总总大事等着,现在不是相看姑娘的好时候,只能缓一缓。
  “殿下,那封赏什么时候下来?”
  他曾经跟她说过,封赏等皇帝回銮就办,纪婉青这话的意思,其实是问昌平帝什么时候抵达京城。
  高煦微笑耐人寻味,“圣驾已到了保定,约摸三日后抵京。”
  这速度,都赶上急行军了。
  第一百三十四章
  三日后下午, 皇帝銮驾抵达京城。
  相较起不久前大军凯旋的全城沸腾,这次安静了很多, 昌平帝也很急,没在意大摆排场, 就进京回了皇宫。
  高煦亲自出城迎接的,一直跟着折返皇宫, 军权政权牢牢在握的他, 看着与从前差别不大,一般温润和熙, 恭敬有礼。
  不骄不躁,不露半分声色,本已心弦紧绷的昌平帝一凛, 对这儿子的警惕提到十二万分。
  他深深瞥了皇太子一眼, 面无表情吩咐道:“朕乏了,诸位爱卿先回去罢。”
  昌平帝并不后悔南狩, 换一次再来, 他同样觉得这样才能确保自身安全, 但此刻的问题是,收回政权军权, 似乎比他想象中要难。
  皇帝并不是个擅长掩饰情绪的人, 此刻的忌惮,被高煦完美接受,但他却状似不觉,只微微一笑, 拱手行礼道:“父皇长途跋涉,确应好生歇息,儿臣告退。”
  昌平帝点了点头,转身就进去了。
  高煦站定,看眼前明黄背影走远,十分平静,半响才收回视线,淡淡吩咐:“传话给王瑞珩,陛下已回銮,封赏大战功臣乃首要之务。”
  话罢,他登上轿舆,直接折返清宁宫。
  该做的布置,已经安排妥当了,这当口高煦反而闲了些,他索性折返后殿,好陪伴他的妻儿。
  刚转过回廊,经过内屋的槛窗外,便听见安哥儿哈哈大笑的声音。
  这小子,是越大越招人稀罕。
  高煦薄唇带笑,正要紧走两步进门哄儿子时,身后却有人急急赶上。
  原来,是前殿遣人进来禀报,说是靖北侯世子求见。
  纪明铮?
  高煦挑眉,心念一转,就将对方的来意揣度到了几分。
  不过既然如此,陪伴妻儿只能先缓一缓了,他吩咐不要打搅太子妃,便重新折返前殿。
  “卿今日前来,所为何事?”
  虽然心中有所猜测,但高煦却不会主动挑明,他待妻兄态度和熙,对方见礼后,就直接赐了座。
  纪明铮恭敬谢恩后,落座在主位右下首,他对上面拱了拱手,道:“末将此来,有一事相求,还望殿下成全。”
  他要说的,正是靖北侯府的事。
  既然,他决意不将父祖用生命挣下的基业拱手让人,自那日从靖北侯府离去后,他便开思索一个最合适的对策。
  先说说眼前状况。
  其实,数次传回重要情报协助我军大胜,最后又生擒了鞑靼可汗,这数桩大功,立即足够纪明铮另外封爵了。
  而且,他还是名正言顺的靖北侯世子,纪宗贤一家即便有些拙劣手段,恐怕也不能伤他分毫,等二叔百年之后,这祖传爵位同样会由他承袭。
  届时,即便他膝下有两子,也能各有各的爵位承袭。
  这样乍一听,挺不错的,正常情况纪宗贤总不能活过他吧。
  但细想下来,问题却很大。
  以纪宗贤一家子的作死能力,纪明铮实在很怀疑,数十年后,这个爵位还在吗?
  恐怕被夺爵抄家的可能性更大吧。
  他的祖父,他的父亲母亲,牌位还供在靖北侯府中,纪明铮无法眼睁睁看着它败落。
  “末将阴差阳错潜伏鞑靼,并在机缘巧合,得以立下微末功劳。”
  纪明铮起立,拱手并单膝下跪,端端正正行了大礼,垂首恳切道:“为国尽忠,本末将之责,若有封赏,当面北叩谢皇恩。”
  “赏罚之事,原非末将可询,只是如今末将家中诸事繁杂,不得已之下,只能面陈殿下。”
  没错,纪明铮今日前来,就是求一求他具体的封赏,与另外封爵相比,他更希望能立即承袭靖北侯府的爵位。
  若是正常情况,他不会提出这种无理要求。毕竟他叔父已经袭爵数年了,总不能他一回来,就要把叔父撸下去,换自己上啊。
  爵位承袭不是儿戏,没有无缘无故替换的道理。
  这不是因为机缘巧合吗?
  纪明铮回来之前,靖北侯府不是犯了事吗?纪宗贤差点与鞑靼暗牒结成亲家了。
  古代社会讲究株连,不过好在这事儿到底没成,这罪名说大可以很大,说小也就可以很小,端看上位者的决断。
  手紧一点,可以直接撸爵抄家;手松松,也可以呵斥一顿,罚点岁俸了事。
  本来以纪宗贤这形象,此事不大乐观,但现在不是世子立下大功回来了吗?
  看在世子的面子上,这事儿必会被轻轻放过的。
  纪明铮就是想在这点上做文章。
  历朝历代,总有在皇帝心中得分不低的功勋府邸。若是承爵子嗣无能,犯了大错误,皇帝顾念香火情不愿夺爵,而偏他又很看那个犯错者不顺眼。
  这种情况下,皇帝总会下旨卸了那人爵位,而令另一个最有资格的人承爵,一般人选会是该族嫡出子孙。
  现在靖北侯府这事儿,完全符合上述条件,可以按照这个流程操作。纪明铮也愿意舍弃另外封爵,只求承袭祖传功勋。
  这是最好的机会,一劳永逸,要比以后施展阴谋阳谋利索太多了。
  当然,不要忘记有一点前提,这必须得皇帝乐意。
  皇帝乐不乐意纪明铮不知道,他也没打算上折子,现在军政大权都在皇太子手里,他又与东宫亲厚,想清楚后,就直接来求了。
  当然,他是很有清楚,君是君,臣是臣,无论条件多么符合,你有想法就是有逾越之嫌。
  纪明铮不是要求,他是请求,姿态摆得极低,一字一句十分诚恳,末了重重磕了个头,求皇太子殿下见谅,他实无法看着父祖用命换来的功勋,随时有倾覆危险。
  “纪卿且起。”
  高煦本极赞赏纪明铮,又因妻儿之故,多添了亲厚,他不待对方再施大礼,就亲自将人扶了起来。
  “前两任靖北侯赤胆忠心,保家卫国立下赫赫大功,靖北侯门楣蒙尘,见者痛心。”
  这是实话,当初若非再无旁人,恐怕纪宗贤超品候也坐不了那么久。
  且对于高煦而言,还添了一层,靖北侯屡屡捅篓子,让他妻儿蒙羞,他是极不悦的。
  若是从前,或许他权衡之后,还是会忍耐下来的,不过现在纪明铮回来了,一切问题迎刃而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