账号:
密码:
撸书斋 > 历史 > 王爷不着调 > 第47节
  他在这边讲的这样认真,她居然还有心思买零食吃?!
  “自然是在听的啊。”沈衡顺手将刚买的糖葫芦塞了一串给他。
  “您方才说到,三十万两白银换成铜钱那一段了,但是您能不能等会儿再说。”她将手里的包裹又换了手,指着对面的卢记裁缝铺说。
  “我去将这几匹布定了花样就出来,不会耽误太长时间的。”
  定花样?做衣服!!!
  小全公公整张脸都僵硬了。
  “你这包裹里的,难道不是带给沈大人的东西吗?”
  哪有亲爹入狱,闺女跑到外面做新衣服的道理。
  \\\当然不是,我爹的衣服都是专请人来做的,您且等我一会,就来。”
  小全公公整张脸都抽搐了。
  直至到牢中的路上,小全公公都没再跟沈衡说一句话,就连她买给他的糖葫芦他也没有吃。
  依照他的个性,他是极看不惯这种不孝顺的女子的。
  再想到沈括一大把年纪还要坐在阴暗的牢房之中待审,更是觉得一阵心酸,甩着小帕子对牢头们说。
  “里间那个,若是有个头疼脑热的你们就帮衬着些吧。他也算是家门不幸了,养了这样没心肝的女儿。咱们这些做外人的,虽帮不上什么,但好歹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。”
  他三岁丧母,唯一对自己爱护有加的父亲也在他六岁的时候去世了。因此对年长一些的人,总是更尊重些,尤其见不得的就是子女不孝顺。
  你道这小全公公是谁?看着不怎么起眼,那可是仅次于内务府总管的近侍公公。他随便吩咐的一句话,那可是比外人塞再多的银子都管用的多。
  这里的人听了,哪里会不遵从,纷纷点头称是。
  沈衡就是在这个时候,顶着数个莫大的白眼走进去的。她走的挺认真的,嘴里还咬着半颗没嚼完的红山楂,满意的看到小全公公又叮嘱了牢头一遍。
  “记住了啊,就是她爹,记得对他好一点。不然上头真判了死刑,也当真是怪可怜的。”
  沈衡一直吊儿郎当的走着,只是在听到死刑两个字的时候脚下顿了一步,但很快又回复了常态。
  大理寺是个什么地方,她再清楚不过。朝廷里的重犯,全部都收押在这个地方。
  这是个没有关系连话也说不上的地方,银子,也不见得管用。也只能靠着这点小聪明,让她爹过的好受些了。
  走进牢房里时,她站在那个漆黑的小角落里看了良久,才扯开嘴角喊了一声。
  “爹。”
  他是背对着她坐着的,听见她的声音,背脊也是一震。转过来时,却是满面笑容的。
  “衡衡来了啊。”他如是说。
  亦如他平日坐在家中时的儒雅,恍若这里并不是什么牢房。而他们父女两,也只是在闲聊而已。
  其实这个时候,沈衡倒是宁愿看见她的爹坐在地上痛哭流涕,然后扯着嗓子干嚎两声。
  因为那样,就说明事情并没有那样严重。
  “来了,来看看你。”
  她索性拎起裙摆,直接盘腿坐在了地上。
  “他们说您受贿,会审之前让我来看看您的。”
  沈括闻言点头。
  “是这个说法,好像那银子的数量还不少。”
  是不少,三十万两银子砸下来,活人都能压死五六个。
  沈衡正色看他。
  “到底是怎么回事,您同我说说吧。”
  沈括摇着头轻叹。
  “这事,说来十分怪异。”
  通过会试的举子统称为“贡生”,每次都会择选文才出众者一百五十人,再行参加宫中的殿试。
  其中就有一名举子名叫石金才,乃是金安县一位富户家的儿子,得的是此次会试的最后一名。
  参加会试的学子,良莠不齐。有穷苦书生,自然也有富家子弟。学问好不好,也只有纸上见真章,更何况对方只是区区贡生,位列最末,本来不怎么引人注意的。
  巧就巧在,排在第一百五十一名的那名举子冯旺与他是同乡,在发榜当日就大闹贡院。说是石金才根本就没有真才实学,写的文章更是狗屁不通,如何能排在他之前。
  每年会试,这种事情都屡见不鲜。读书人难免清高,不肯承认自己的学识比旁人稍逊这也是常有的。众人也只当做一场闹剧,没当作一回事。
  哪里知晓,这个冯旺竟然托了关系,直接告了御状。
  直指石金才行贿,并且带来了一名人证,正是石金才家的帐房石二。还说此人早在外头放出过话去,若是哪位大人能让他通过会试,便原意以五十万两黄金相赠。
  圣上查证属实之后勃然大怒,石金才在铁证面前也不得不招认,自己确实放出过这样的风声。而且上榜之后,这五十万两黄金也已经送到了那位大人府上。正是此次的副主考官,魏清。
  其实在此之前,便出过类似的事情。为了防止有官员以辨别字迹,翻看姓名的方式帮助考生进举,早有朱墨卷作为防范。
  举子答卷时用墨笔,因称墨卷。答完之后由弥封封住名字,再交由誊录官用朱笔另抄一份,即朱卷。考官阅卷时,墨卷与朱卷对号拆封填榜,可以说是极为严谨的了。然而上有张良计,下有过墙梯。
  绞尽脑汁的学子又想到了关节条子。
  所谓的关节,实际上就是在每篇文章的结尾,或是开头用上一些语气助词,如“唉已”“第则”之类的文字。而魏青之所以能够一眼看出哪一张是石金才的卷子,就是因为有人送了写着关节的条子给他。
  会试录取的名额是由主副考官以及十八名同考一同审阅的结果,发榜之前的校对,阅卷,填榜,其实同监考根本搭不上关系。
  坏就坏在,这位魏大人在阅卷之前见过的最后一个人就是沈括。
  并且有人亲眼看见他偷偷递了一张纸条给魏清,石金才又在这时站出来说,关节条子就是他买通沈括拿去给魏清的。
  宝通钱庄的掌柜也可以作证,沈括在发榜第二日在他那里存了整整三万两白银。
  沈括一时成了众矢之的,所有矛头都指向了他,人证物证俱在,朝堂之上百口莫辩。
  他是圣上钦点的监考官员,监守自盗无疑是在打圣上的脸。收押待审,已经算是格外开恩了。
  “那您,到底有没有给魏大人塞字条。”
  她爹的胆子,她是知道的。莫说是三十万两了,就是三万两都能吓得他双腿打抖。
  然而这次的答案却出乎意料的让她震惊。
  因为他,
  “字条,确实是我塞给魏大人的。”
  沈衡“!!!”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
  ☆、第六十章跳梁小丑
  沈衡从大理寺出来的时候,天已经黑透了。
  小泉公公的白眼在月光地下就像两盏指路明灯,让她不至于在这片夜色之中找不到回家的路。
  到了自家门口时,她本是想感谢他一下的。奈何对方脸上不屑与她为伍的神色太过直接,以至于她没太好意思请他进门喝盏热茶再走。
  道道一面端着个碗在院子里转圈一面问她。
  ”小姐,老爷怎么样了?有没有被严刑拷打啊?有没有被屈打成招啊?奴婢担心的连饭都吃不下了。“
  她低头看着她碗里的面条,觉得甚是欣慰,她吃的确实不是“饭”。
  “现下还没有提审,所以你说的那些,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发生。”
  “短时间内不会发生?那就是有可能会发生了?小姐,老爷不会是真的。。。”
  沈府的人都知道,越是鸡毛蒜皮的小事,这父女两闹腾的越大。反倒是真出了什么大事的时候,他们会将情绪控制的很淡很淡。
  道道从来没见过沈衡这般认真的样子,心知这次的事情一定是很严重的了。
  碗里的面条如何也咽不下去了,颤声说:“老爷,会死吗?”
  沈衡将头靠在院中的竹榻上。
  “魏清阅卷前,我爹曾经塞给他一张字条。上面写的本来是一张药方,但是不知怎么,查出来的却是一张写满关节字样的条子。上面的字迹跟他的一般无二,如果不能找到证据证明这张字条是假的,就真的很难办了。”
  魏大人比她爹年长了几岁,可以说同沈括的关系亦师亦友。虽说贵为礼部尚书,但人却是极和善的。平生不爱金银,只喜欢吟诗作画,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关系会如此之好的原因。
  在贡院时,她爹曾同林方知几次意见相左,都是这位魏大人从中调和的,私下里也不知赔了多少笑脸去劝。
  沈括对此十分感激,又乍闻他家中老母病重,便在阅卷前一日找了他出来,送了张药方给他。
  至于这药方如何会变成了关节,除了魏大人本人,就只有蓄意陷害的人知晓了。
  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,这是肯定的。
  先不说魏清根本没有理由去害她爹,即便就是有意为之,也断没有搭上自己前程性命的道理。沈括为人正直,在朝中从来没对谁红过脸,唯一的答案,也只能是林府了。
  药方不翼而飞,她并非没想过再去贡院查探一番。但是一则,魏大人被抓时是放榜之后,贡院早被人打扫过。二则,只怕那些人早就将证据毁掉了,她去,无疑正中下怀。
  道道紧张的站在一边,战战兢兢的道:“如果是这样,那不就是无计可施了?”
  她轻轻拍着她的手背。
  “也不见得。”
  宝通钱庄的刘掌柜说她爹在他那存了五千万两银子入账,但她爹那日根本没有去那里,而是去了玉钗馆。那是上京最出名的一家首饰铺子,他去,只是想帮沈衡打一样像样的金簪。
  只要能找到那日的伙计出面作证,至少能证明她爹并没有受贿,至于余下的事情,就是要想办法,见上那位魏大人一面了。
  次日清早,沈衡便去了玉钗馆。掌柜的柳红玉亲自从店里迎出来,笑呵呵的说:“这不是沈大小姐嘛,许久不见还是那么漂亮。”
  她微笑着拿了五两银子的赏钱给她说:“前些日子我爹在这帮我打了一件首饰,不知做好了没有?”
  朝堂上出了这样大的事,原本就算“家丑”,在没下定论之前,平头百姓是鲜少会听到风声的。只是这里常出入的都是些官家太太,会不会无意间听到了什么也是未可知的。
  “沈大人来打的首饰。。。”
  柳红玉埋头想了想,颇有些歉意的说“这得容奴家去账簿上看看,每日过往订簪子的人本就不少,还望沈小姐莫怪。”
  沈衡笑道:“柳掌柜的客气,多等一会儿也是无妨的。”
  订簪子的事情,也是她在牢里时才知晓的。如今已经过了这么多天,也不知道会不会被暗地里的那些人动了手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