账号:
密码:
撸书斋 > 其他 > 寒门之士[科举] > 寒门之士[科举] 第205节
  见他这副模样,柳贺眼眶也有些发红:“我不能再见恩师,还请年兄替我多看一眼,尽些孝心。”
  升为阁臣后,柳贺甚少有情绪外放的时候,此时却怎么也难以忍住。
  张嗣修也不由想起张居正还在世时的种种,嗓子沙哑道:“家父在世时便十分挂念阁老,常常在我们兄弟面前夸赞阁老,家父身子一贯不太好,我们兄弟也有了准备,阁老不必伤心,仍要以朝事为重。”
  待柳贺送了行,张嗣修、张懋修及张简修都踏上了归乡之途。
  ……
  对张居正该用什么谥号,朝中议论仍是纷纷。
  文官的谥号,文正为最上选,之后有文成、文忠等,武官谥号以武开头,有武忠、武勇等,俞大猷的谥号便是武襄。
  为了叫天子避选文正这个谥号,有官员将张居正为官的种种错处列了出来,他们并未直言张居正不该谥“文正”,却提前设好了限制。
  作为当朝首辅,张四维上疏称,张居正之谥号,用文定为最佳,他洋洋洒洒写了数百字,讲张居正定国安邦之功,将张居正吹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。
  柳贺听得心头火起。
  大明文臣的谥号顺序,先是文正,再是文成,之后是文忠、文端、文定等,文定这个谥号给别的官员倒也不错,毕竟文官能得谥号者只是少数。
  可张居正为国创下的功劳,当真只配得上一个“文定”吗?
  张四维之心,路人皆知。
  何况张四维居于首辅之位,竟就不怕后来人评说,他眼下在天子面前要给张居正一个低低的谥号,难道就不担心日后朝臣们给他谋一个文庄、文顺吗?
  柳贺思虑了一阵,还是给天子上了封密揭,他在其中表明了自己的态度——请天子考虑到张居正这许多年为国、为民所谋之事,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。
  柳贺心中明白,天子对张居正仍是有嫌隙,天子亲政已有一年,然而朝堂内外的诸多功绩都是由张居正创造的,是张居正冒天下之大不韪推一条鞭法,若非如此,国库不会如今日般充盈。
  要知道,万历初推行考成法的时候,京官的俸禄还是由胡椒折抵的,哪像今日,朝廷想办成什么事,多少还能拿出些钱来。
  而无论天子最终为张居正定了什么谥号,柳贺都不会再恳求,事非功过由后人评说,张居正恐怕也不愿向天子低头。
  张居正归政已有一年,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多少削减了一些,不过他身为首辅
  创下的功劳太大,以致百官知张居正而不知天子。
  一直到七月,张居正的谥号才终于定下,天子最终用了“文正”这个谥号,想必也是感念张居正对江山社稷的功劳。
  但柳贺一颗心仍是悬着未曾落地。
  果然,到了八月,适逢皇长子出生,张四维向天子上疏,要改变朝堂上的烦事苛政,弘扬天子的恩泽。
  柳贺与王锡爵道:“朝政之事,何来不烦不苛的时候?”
  许是在张四维看来,张居正柄政时过于苛刻,令官员们无法放松吧?
  然而真正办事,哪有不苛刻的?若非考成法揪住官员们的软肋,哪有清丈田亩策、一条鞭法的施行。
  张四维此举看似是弘扬天子的恩德,实际上不过是希望天子推翻张居正主政时的功绩,让天下官员及百姓只记得天子罢了。
  天子欣然采纳。
  此事仿佛是开启了征兆般,就在这一月,前吏部尚书王国光两次遭劾,一是云南道御史杨寅秋纠他王国光六罪,称其支工部银修火房,受重贿,纳美女——
  沧州知州送美女一事柳贺和王锡爵都知晓,他既然会给王国光送,自然也会给柳贺等阁臣送。
  王锡爵道:“王汝观真有雄风。”
  柳贺和王锡爵都不肯收美女,年纪是柳贺两倍多的王国光却还有精力与美女嬉戏,实在叫二人佩服之至。
  当然,言官想弹劾的时候,做没做过不重要,只要他弹劾的官员看起来有重罪就足够了。
  之后曾省吾、王篆等都遭到弹劾,这两人为人还不如王国光,自然被弹劾更狠,何况王国光是致仕官员,被弹劾也就罪加一等,少领俸禄罢了,曾省吾与王篆却真真切切给冯保送过礼。
  天子十分恼怒,立时将二人贬官了。
  大明官场的风向历来看上位者的态度,上位者一个眼神,纵是官至部堂,言官们也能弹得他自行求去。
  曾省吾、王篆及王国光的遭遇仿佛揭开了弹劾张居正的序幕——
  这一年底,南京刑科给事中阮子孝弹劾张居正子泛滥登科。
  下一月,工科给事中唐尧钦弹劾王篆和曾省吾欺骗张居正,致张居正误国。
  南京吏科给事中刘一相弹劾,称王篆曾劝张居正夺位称帝。
  高启愚一案再度被揭,王大臣案、夺情等旧事也纷纷被揭开。
  就在这同时,张四维也被弹劾,说他结交冯保,且在张居正为首辅时唯唯诺诺,在其卸任后又背信弃义,此等小人,不堪为首辅。
  申时行也受高启愚案的尾风影响,被言官们弹劾。
  前首辅、现首辅、次辅,前吏部尚书、工部尚书、户部尚书都被弹劾,堪称大明官场上的奇景。
  但官员们都看得出来,张四维、申时行被弹劾只是受到波及罢了,真正被弹劾的还是张居正。
  有官员称,张居正任首辅时欺上瞒下,其一辜负了天子深恩,其二将大明天下视为私有,朝廷官员皆听他号令,其三官场风气也因张居正变得浑浊不堪。
  天子初时仍是一副张居正于己有恩的态度,不肯处置张居正,之后却渐渐松口。
  就在这时,已故辽王之母也向天子弹劾张居正,说他恶意构陷亲王,霸占辽王产业,还有官员称,张居正贪污受贿,其产业遍布各地,富裕更胜皇家。
  朝中几乎掀起了一股倒张的浪潮。
  张居正做过的事、没有做过的事,都一股脑倒在了他头上。
  柳贺也是大开眼界。
  他心中不由想,当年刘台弹劾张居正时,这些仗义直言的官员在哪儿?
  张居正夺情不肯回乡时,吴中行、赵用贤意欲上疏被他阻拦,但进士沈思孝、艾穆仍是上疏,
  在那时候,今日慷慨陈词的官员,可曾上疏称国事离不开张居正?
  既考成法是烂法,一条鞭法百姓深恨,两法施行不止一年,若百姓有恨,这些官员当时就该为百姓伸张冤屈。
  他们在哪儿?
  柳贺将他这一声声问写于疏中,待早朝时,他一句不落地报给了天子及百官。
  “臣只想问,公道与正义为何只在张阁老过世后才能伸张,莫非各位大人觉得,万历五年时,陛下不能为各位大人伸张正义吗?”
  柳贺这话等于将众人面皮揭开。
  他曾几回去张居□□上,朝官中慷慨激昂弹劾张居正的,有数位也曾在张居□□外苦苦等候。
  “陛下,辽王之事及贪污之事还需细查。”柳贺道,“不可听辽藩一面之辞。”
  “臣之恩师为首辅时是犯过错,然而近日朝中弹劾纷纷,有许多骇人听闻之举,臣之恩师必然不会为。”柳贺对天子深深一拜,“恩师为人臣十分清楚,他既已故去,实不该承受这些虚空捏造之言,请陛下明察。”
  别人不敢拦,那就由他来拦。
  他是张居正的门生,张居正一贯十分照顾他,若非张居正护佑,柳贺在官场上做了那么多得罪人的事,他早就该滚回老家了。
  天子看向柳贺:“柳先生对张先生倒是情深义重。”
  柳贺道:“恩师在时就曾和臣说过,他平生所为之事,他认,他不曾为之事,纵然挖坟掘尸,他也绝不会认。”
  “王大臣一案,何人所为至今无定论。”
  “夺情之事,百官上疏请陛下挽留恩师,今日为何又成恩师之罪责?”
  “张嗣修为榜眼,张懋修为状元,此皆金殿上陛下钦点。”
  这锅到头来全结结实实砸到张居正头上。
  且这话旁人不能说,柳贺却能说。
  王大臣案发时,柳贺不过是小小一翰林,还说不上话。
  可夺情一事,百官都闭了嘴,唯独他冒着得罪张居正的风险去劝说,张居正才返乡守制,令朝廷礼法有存。
  科考一事更是,若非筛落了张敬修,柳贺也不会被踢到扬州府去。
  他这般说堂堂正正,因为他敢,那些官员不敢。
  而那些官员在张居正柄政时一言不发,他一死,便纷纷弹劾张居正。
  可谓无耻之徒!
  柳贺一声“无耻”道出,殿上无一人敢辩驳!
  第263章 愤怒
  其实柳贺在骂谁,在场官员十分清楚,天子也十分清楚。
  他所骂之人,此刻正在这殿中。
  被他一骂,许多官员都低着头,不敢再出声。
  就连天子也不好意思多说什么。
  他还未亲政时,见了张居正便张先生长张先生短,许多赏赐张居正不肯收,天子又各种给张居正戴高帽。
  天子的圣旨又不是秘密,有起居注为证,他对张居正的宠幸百官皆知。
  张居正一过世,天子便撺掇着百官抹杀张居正的功绩,将香的臭的往张居正头上倒,在这时候,声望受损的难道仅张居正一人吗?
  柳贺骂到怒极,双眼也不由有些发红,过了一会儿,他对天子道:“臣御前失仪,请陛下责罚。”
  “只是臣心中有话不得不倾吐,恩师病重时,仍挂念着陛下,挂念着朝事……”柳贺哽咽道,“陛下,嘉靖以来历任首辅,比恩师年岁还浅者又有几人?”
  张璁也因改革土地得罪了权贵,但张璁活了六十四岁,就算是被严嵩害到人头落地的夏言,也活了六十六岁。
  张居正当真算不得长寿。
  柳贺此言,天子也不知该说什么,他从未见过柳贺如此愤怒的模样,何况柳贺之言……并不算错。
  天子心中明白,这朝堂上的官员,若要掀了他们的底,不堪之事恐怕比张居正还多。
  何况这些官员方才一个个义愤填膺地弹劾张居正,柳贺指责时,他们却一个个低下了头颅。
  无他,柳贺说中他们的心事罢了。
  ……
  柳贺是真的怒了,他一点做戏的成分也没有,心中只想着张居正的遭遇。
  当年他还是翰林院小小一修撰,张居正推考成法时,他便劝对方考虑身后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