账号:
密码:
撸书斋 > 历史 > 大明: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> 大明: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214节
  满堂喝彩,就连张泉、王大苗也忍不住站起叫好。
  “这是——”
  于谦有些惊讶。
  王大苗坐了下来,笑道:“这是老刘头的绝技,雷声、雨声、鸟声、马蹄声,甚至连兵器交锋声都能喊出来,听他说书,那才是身临其境,舒坦得很啊。”
  朱文奎赞叹地看去:“着实厉害。”
  于谦也敬佩不已,这可就是人才啊。
  想想当年孟尝君如果没有门客会“鸡鸣狗盗”这些特殊本事也回不去。
  朱文奎看向张泉手边的书,不由问道:“这位兄长看的是什么书?”
  张泉拍了拍书,笑道:“你是读书人,想来应该清楚四大名著吧,这便是其中之一的《瀛涯胜览》。”
  “四大名著?”
  朱文奎看向于谦。
  于谦摇头,表示不要看我,我也不知道。
  张泉看着面面相觑的朱文奎与于谦,皱眉道:“你们竟是不知?这可不行,读书人怎能不读四大名著?”
  王大苗也不解:“我家伢子可喜欢四大名著,你们没看过?”
  朱文奎笑道:“这《瀛涯胜览》我们倒是读过,著作之人名为马欢,是郑和大船队中的书吏通事,这书中记录了郑和大航海时经过的诸多国家,风景风俗,地理山川,国王语言、气候物产、海潮航路等等。只是,四大名著的说法,我们并不知情。”
  张泉见朱文奎轻松说出,舒展开眉头,笑道:“你们不知道也不怪你们,一个个都在埋头苦读。这四大名著还是今年年初中华书局定下的,说是以销卖量为准,选出了四本小说。这《瀛涯胜览》便是第四本。”
  于谦好奇地问:“那前面三本是?”
  王大苗指了指说书人,咧嘴道:“第一本便是《三国志通俗演义》,第二本是《水浒传》,第三本是《太祖开国志》。”
  朱文奎、于谦连连点头。
  《三国志通俗演义》是建文皇帝接过罗贯中书稿后刊行于世的,其出现标志着洪武时期禁书之策的结束。《水浒传》随后刊行,在金陵引起热潮。
  但实事求是地说,当年这两本书面世之后,只不过在一些大城之中“畅销”,像是金陵、苏州、杭州、开封、徐州等地,在一些府县里面,都没多少人买书看书,更不要提销售。
  可时代在变化。
  自进入建文朝以后,国子监率先改制,引杂学入国子监,随后将这种改制推广至府州县。与此同时,朝廷还在大力发展文教与扫盲事业,每年投入在教化领域的钱钞已然达到了惊人的地步。
  社学广立之后,朝廷文教进入到新的阶段,强行要求少年进入社学,义务教育兴起。
  儿子读书,老子扫盲,让民间识字率得到了显著提升,经过十多年,尤其是最近五年的教化,民间百姓中已出现了不少能识字读书之人。
  朱文奎知道,这就是父皇朱允炆所说的:市井文化。
  原以为发展到这一步需要再过个十年八年,不成想在这沧州小地方竟看到了市井文化的成长。
  朱文奎看着王大苗与张泉两人,说道:“小子冒昧,敢问两位是作何营生?”
  “耕田,哈哈。怎么,耕田就不能看书了?咱家伢子说了,不识字不读书,就会成为蠢货,做出蠢事。咱们虽然是苦哈哈的老农,可不是苦哈哈的蠢货老农。”
  王大苗爽朗地说。
  于谦连连点头:“没错,世人都应识字读书,唯有如此,学问方可代代流传。读书人多了,聪明人也多,聪明人多了,国子监便能研究出更多的学问,大明能更强盛。”
  朱文奎端起茶碗品了口,含笑道:“皇上说过,学问来自民间与百姓,可识字最少的却也是民间与百姓,这让许多好的文化、技术没有流传下来,实在是太过可惜。若民间与百姓识字读书的多了,那文化与技术便不会再轻易遗失。若是皇上看到民间百姓都在谈论四大名著,定是欣慰不已。”
  张泉拍手:“皇上说得对极,若不是皇上这些年勤勉为政,力推扫盲,咱也不敢想自己竟也能看看这小说。说起来,这大海之上的故事可太多了。听说这马欢也跟着船队去了,不知道这次回来会带来什么故事……”
  于谦看向朱文奎:“话说船队离开近两年了,是不是也快返航了?”
  朱文奎想了想,说:“按照最初的计划,他们应该会在这个月碰面,如果顺利,此时说不得在返航之中。”
  “你们知道水师的事?”
  “呃,这个,听先生们说起过一些。”
  “大家伙都过来啊,有水师的消息。”
  说书的老刘恶狠狠地看向张泉、王大苗,没看自己正要说“袁术死”呢,马上要赏钱呢,你这一嗓子下去我还怎么吃饭……
  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新的行业,资本发展
  沧州,中华书局。
  主事丁广河看着眼前的太子,又惊又喜。惊的是太子竟然来到了这里,喜的是再一次见到太子。
  丁广河虽然不是什么大人物,但中华书局直属皇家产业。
  按照皇室规定,行省主事一年一入京,府域主事两年一入京,县域主事三年一入京。当然,偏远的地方行省主事可以通过驿传来送文书账册,未必需要亲自到京师。
  丁广河有幸见到太子,还是在迁都之后的第一个除夕日,皇帝朱允炆与太子朱文奎同时现身英烈广场。
  那一日,建文皇帝发布了先拜祭后拜年的诏令。
  这也意味着大明王朝的除夕日被定为拜祭日,无论身在何处,都需要去就近的英烈碑拜祭一番,然后才是迎接元旦新年。
  同样是那一日,朱文奎代皇帝发表了“察奸治贪零容忍”的文章,将朝廷之策定在了整顿官场之上。
  太子虽未成年,可其表现出的对贪腐欺民官吏零容忍的强势与威严令无数百姓欢喜。
  那日,丁广河在。
  朱文奎虽然不认识丁广河,但看他紧张与恭敬的神情便明白过来,笑着安抚道:“孤来这里不是找你麻烦,将书局的账册拿过来就好。”
  丁广河连忙将账册找出,送至桌案上,问道:“殿下可是想找售卖最好的是哪些书?”
  朱文奎微微点头。
  丁广河放松了一些,说:“今年上半年卖得最好的书,还是往年的四本,即《三国志通俗演义》、《水浒传》、《瀛涯胜览》与《太祖开国志》。不过有两本书异军突起,最近售卖的不错,在这沧州城,也有不少人购买。”
  朱文奎抬起头看向丁广河,问道:“哪两本书?”
  丁广河安排伙计找来两本书,然后递给朱文奎:“一本是前宋沈括的《梦溪笔谈》,还有一本名为《国子监的天才监生》。”
  朱文奎微微皱眉。
  《梦溪笔谈》销量增加可以理解,毕竟这里面学问庞杂,一些社学启蒙时也会引导弟子翻阅这本书。倒是这《国子监的天才监生》,可是第一次听闻与见到,当看到署名是胡濙时,朱文奎有些郁闷了,这个祭酒不是很忙嘛,怎么还有时间去写书?
  只听说胡濙在研究医学,准备写医书,没听说过胡濙还写国子监监生的书啊。
  打开一看,好嘛,还真记录了不少惊才绝艳的天才。
  比如商学院的周忱,这家伙在西疆省苦干多年,为丝绸之路贡献很大,直升户部侍郎。比如刑部侍郎王淮,早年间在国子监也是一等一的人才。
  朱文奎还看到了周昌、郭嘉乐、胡其仪、宋断断等人的名字。
  书的框架很简单:
  人物,精彩的故事,蕴含的道理,要成为这种人应该具备的能力。
  不得不说,这种简单的安排,却很让人喜欢看,尤其是一些故事值得津津乐道,浮想联翩,比如胡其仪乘热气球飞天差点被冻死的事,既宣传了胡其仪为追求学问不畏死亡的勇气,也传达了温度会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的道理。
  朱文奎看向丁广河,问道:“这书多少钱,百姓能买得起吗?”
  丁广河笑道:“殿下,这本书在所有书里算是便宜,三百八十文。搁十几年前,确实没多少人能买得起,可如今百姓手中不缺几百文钱。民间以读书为乐,以有书为荣,一些人家甚至还将书摆在了厅房里,故意邀人去吃饭,看到自家买的书,以此为乐……”
  朱文奎笑了。
  虽说攀比虚荣要不得,可这攀比的不是穿着,不是山珍海味,而是书籍,这倒是一件好事。
  于谦问道:“这里的百姓每年大概有多少存余?”
  丁广河想了想,认真地说:“这个倒没仔细计算过,但在码头卸货的那些农夫,每年做工就能有六七贯,这还不包括农忙时,加上家中庄稼所得,林林总总一年下来还是能有十几贯钱,去了一家花销,走访送礼等,每年留下个五至八贯钱还是可能。”
  朱文奎点了点头。
  五贯钱虽是不多,可对于寻常百姓之家已是不错。积累个十年,家中不敢说富,但也不至于因为一两年连续的减产绝收而造成家破人亡、妻离子散。
  百姓有了抗灾能力,朝廷稳定的基石便铺好了。
  自沧州离开,朱文奎、于谦等人一路南下,走走停停,在六月底抵达了金陵。
  通济门外。
  人群聚在一起,纷纷攘攘。
  宋远扯着嗓子喊道:“清山装配厂,要三十人,长期做工,一旬八百文,一旬一结。”
  陈锋不甘示弱,声音更高了:“大舟纺织厂,要四十人……”
  “有没有去玻璃厂的?”
  “面粉厂煤工来三个!”
  于谦站在人群之外,看着热闹的场景,皱眉道:“出了好多不曾听闻的行当。”
  朱文奎一只手摸着下巴,思索着。
  父皇曾说过,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,是会进入另一个阶段的,或许政治体系不变更,但经济体系会先发生变化。有一个名为资本主义经济的东西,会伴随着商业、手工业的发展,无可阻挡地出现在大明。
  而资本主义的一个标识,便是自由雇佣市场的出现。
  这些年来,金陵、苏州、杭州等地,早就出现了这种雇佣市场,只不过远没有眼下如此热闹,那时候也没有出现那么多的厂,更多的是一些纺织作坊。
  可现在,随着外无强敌,内无大灾,朝廷减税,有酬徭役,百姓逐渐有了购买力,市场需求在增加,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类各样的工厂出现,以满足这些需求。
  朱文奎听朱允炆说起过资本的可怕,知道资本的逐利本性,它可以让人过得好,也能让人死无葬身之地,它可以成就伟大,也可以让伟大沦为渺小。
  关键不是阻止它来到大明,而是如何引导与使用资本。
  时代的潮流是不可能逆转的,唯有顺势而为,善于使用,才能确保一切力量为朝廷所用。
  朱文奎明白,未来自己治理大明少不了与资本较量。
  好事。
  父皇将周围的敌人都清理完了,瓦剌也被彻底分解,没了往日的威风。除了水师之外,大明军队在未来几十年很可能都不会有大的战事。
  没敌人可收拾,想要延续与再创大明辉煌,就需要内治!
  内治难点之一,便是商与资本。
  朱文奎看到了大明新兴的行业,看到了朱允炆曾描述过的可能,对眼前的欣欣向荣既是期待,也有所忌惮。
  于谦察觉到了朱文奎的情绪变化,笑道:“权衡利弊,扶利而去弊。再多变化,只要不改变大明前进的方向,不扯后腿,总会越来越好。”
  朱文奎点头,一扫担忧,豪情地说:“任它雷霆击空,我自乘风破浪!”
  在朱文奎、于谦一行人在南方游历时,在北京的二皇子朱文垣已经开始学习处理政务。